排行榜 创业指南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TOP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足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校教育、个体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大意义。面对高等院校单纯、幼稚、缺少挫折磨砺温室中长大的青年大学生,如何优化其心理素质,建立一个科学辩证的心理素质优化模式,帮助学生成为当今世界的合格人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新时期教育界非常关注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3%有行为问题,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为其以后步入社会造成重大的隐患。

  (一)学习生活目标模糊,不适应大学环境

  西方一些研究者指出,大学新生要经过分离、过渡、融合三个阶段的洗礼,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入学初,大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一时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习上,学习方法同样困扰着很多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中学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当前的大学讲课方式很不适应,在学习内容上大学课程远远多于中学课程,学习节奏加快、内容增多,以致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另外,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完全不一样,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多数学生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以致出现空虚、消沉、忧郁等心理问题。

  (二)自我评价失调

  很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某种成功,从而产生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相互对比中,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评价自己,而走向自卑或自负的两个极端。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逐渐增多,凡事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他们形成了较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相互平等代替了原有的宠爱,使得优越感荡然无存,感觉上的平庸和失意使心理失衡,自卑和焦虑取而代之。自豪和自卑相互交替,不能很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表现出了情绪的不稳定,两极化比较突出。

  (三)人际交往中人格障碍

  人际交往中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怯懦、偏执及性格上面的一些缺陷,从而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交往中的自卑、怯懦的形成往往与不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关。有些大学生在新环境下建立人际关系面临一个自我形象的问题,他们有肯定自我,保护自我的强烈要求。但他们往往根据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评价自己,这就会严重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使他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变得自卑、退缩、怯懦,对自己的言行谨小慎微或是过分自傲。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十分复杂,它是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一)家庭因素与教育因素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忽略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育方式上,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经常用命令、指责的方式强迫孩子做事情,与孩子缺乏沟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出懦弱、自卑、失去了个性;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事事照顾周全,不让他们受到一点挫折和伤害。这就使得这些孩子到了大学以后,依赖性极强,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心和自理能力;甚至有的家长只要求子女学习成绩好,对他们的行为放任不管,这样的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还有一些家庭因父母感情不合或离异等原因,造成了孩子性格暴躁偏激,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强等不良心理表现。

  (二)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因素

  伴随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求新求异的心理使青年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这些东西与我国当前的许多现实问题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学生对社会产生怀疑心理,使之陷入空虚、混乱压抑的紧张状态,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的延长,报刊杂志增多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求知欲强但辨别力差,崇尚科学但欠缺辨别思维,当前一些格调低下的杂志作品及观念错误的书籍、报刊泛滥,只顾谋利不顾社会效益,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个体因素

  大学生一般年龄都在20岁左右,正处于青年期,是进入成人期的固定的心理结构之前的不稳定的时期。心理学家将青年期称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断乳”。[3]在心理发展历程中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着艰巨的心理发展课题,在此期间大学生要在自我接纳、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取得经验和发展的基础上,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真正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感而完全成熟起来,并最终树立起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可见大学生正经历着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事之秋,情绪不稳定,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很容易产生适应不良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

  事实证明,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实践和锻炼。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及早疏导、干预,防患于未然,朔造健康的人格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个体心理最高层次,在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一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兴趣等,是个体行为模式的最高调节者。[4]大学生普遍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不懈的追求,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就会是非不明、美丑不分,往往陷入困惑之中。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困惑、苦闷和不满,进而背离社会,产生个人倾向主义。这种负面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因此,帮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其心中的疑惑和不满,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倾向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与塑造良好的个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5]个性是心理素质的核心,良好的个性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6]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影响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协作精神,大学生是否善于交往就成为影响个体能否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普及大学生心理学知识

  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7]当前普遍大学生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上过心理卫生课。学校可以给大学生开设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大学生健康与保健等选修课。利用这种系统的课堂教学, 进行心理教育,使当代大学生们了解基本心理现象和心理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良好心理品质的特征及形成过程,以及常见心理障碍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克服方法,从而有效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建立心理自我防卫机制和心理保健意识,有效地矫正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培养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

  参 考 文 献

  [1]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樊富民,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邵贵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1).

  [4]常涛,张正明.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5]罗文丽.人格教育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5).

  [6]王红艳,试论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有效途径[J].石油教育,2006,(3).

责任编辑:中宾科技

标签云: 名人百科网,品牌百科网 辅导班开课通知家长群 美术培训班搬迁通知 少儿美术开课通知 艺术培训班开课通知范文 美术班复课通知 培训班开课通知话术 画室开课通知 美术培训班开课通知模板 培训机构上课温馨提示 奶茶店成功营销方案 美容院顾客裂变方法 老客户转介绍激励方案 转介绍的方案和思路 美容院如何快速裂变 美容院如何玩裂变 裂变客户的十种方法 小型餐饮业营销计划方案 餐饮全年营销方案计划表 餐饮行业营销策划的特点 我开早餐店的真实经历做早餐生意的窍门开早餐店的惨痛经历未来早 线下宣传推广策划方案 产品线下推广活动方案 完整的婚礼策划方案 地推的60种方法 电商平台促销活动方案 线上推广的渠道有哪些 推广品牌的策划方案 地推活动策划方案创意 旅游景区营销推广方案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 下一篇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初探

相关阅读:

相关栏目

安全提示

最新文章

热门信息

siteMap.txt